惠州:新建的新能源项目按照10%—20%(1小时)容量比例配置储能
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下,大湾区“能源大市”惠州与广东电网强强联合,将共同推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国领先的地市级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
12月9日傍晚,惠州市人民政府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惠州市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合作共建框架协议。惠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温金荣,惠州市委常委、秘书长、副市长冯起忠,广东电网公司董事长廖建平、副总经理王昌照等参加活动。从活动上了解到,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惠州有独特优势。惠州电网处于省网粤东电力送往珠三角核心区的大通道上,电网枢纽优势明显,且风电、光伏、抽水蓄能等电源丰富。同时,惠州靠近广深、毗邻香港,具有优越的经济地理优势,也是全省重要负荷增长点。
当前,惠州正加快打造大湾区清洁能源中心和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将统筹推进风电、光伏、水电等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加快海上风电、LNG电厂、抽水蓄能、热电联产等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地热、氢能等新能源产业,推动电力装机总容量跃居全省前列,并充分发挥惠州在大湾区中的电力输配枢纽优势,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计划2025年惠州清洁能源电量占比超九成
根据此次签订的框架协议,为加快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全面支持惠州“双碳”目标的实现,本着着眼未来、合力共为、发展共赢的原则,惠州市人民政府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将共同推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国领先的地市级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发挥电网在现代能源体系中的平台和枢纽作用,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实现2025年全市新能源消纳能力达到100%,清洁能源(风电、光伏、水电、核电、天然气发电、洁净煤电等)电量占比达到90%以上,助力惠州能源生产和消费绿色转型。
据了解,接下来,惠州将把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工作纳入惠州市电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完善机制,发挥领导小组协调推动作用,加快推进全市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工作。
同时,惠州市政府和供电企业将共同开展全市光伏等新能源规划选点工作,支持偏远地区集中式项目尽可能按区域形成规模、集中送出,分布式项目优先采用低电压等级接入、就地平衡,实现新能源规划与电网规划紧密衔接,整合资源,避免浪费。力争至2025年底全市光伏并网装机规模达200—400万千瓦,海上风电85万千瓦,生物质发电30万千瓦。
惠州还将科学引导新能源项目有序开发,与电网项目建设时序相匹配,缩短接网距离。对新能源并网相关的电网项目开辟前期审批快速通道,依法安排用地规模。建立新能源发展信息交互机制,将新能源规划布局,项目选址及容量确定、前期手续办理、备案、开工、投产等全流程信息及时更新共享。
按照协议,惠州支持广东电网目标网架建设,加大中洞抽水蓄能、太平岭核电工程送出等新型电力系统支撑性项目协调力度,确保项目按期投产。支持鹭湖、川平、嘉平、兴安、增光、王坪等服务新能源接入及消纳的关键输变电工程建设,加快投产。助惠州在实现“双碳”目标中走在广东前列全国领先
按照框架协议,惠州将积极研究制定激励新能源发展及规范新能源并网相关的地方性政策,新建的新能源项目按照10%—20%(1小时)容量比例配置储能,具体按上级能源主管部门政策及规定执行。
在推动能源消费转型方面,惠州将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引导用户绿色用能方式,在交通、工业、建筑、农业农村等领域加快推进“新电气化”进程,推广港口岸电、空港陆电、油机改电、以电代油、电加热等技术。引导和激励各类电力市场主体挖掘调峰资源,引导非生产性空调负荷、工业负荷、充电设施、用户侧储能、市场化响应等柔性负荷主动参与需求响应,逐步形成全市最大负荷3%—5%的响应能力。据介绍,广东电网公司作为惠州市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主要实施单位,积极保障新能源电厂项目接入和消纳,将积极参与惠州市光伏等新能源发展规划,实现与电网规划深度融合,大力支持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实现2025年惠州电网具备满足500万千瓦及以上新能源装机的并网消纳能力。在促进新能源消纳及存储上打造惠州样本,助力惠州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走在广东前列、实现全国领先。
同时,广东电网公司将加大惠州电网投资倾斜力度,加快构建“绿色高效、柔性开放、数字赋能”的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高效建设广东电网目标网架和中洞抽水蓄能、太平岭核电送出线路工程等重点项目。
此外,广东电网公司将全力服务需求侧绿色低碳转型,与惠州共同推动大亚湾石化区、仲恺高新区、稔平半岛等区域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综合能源服务示范项目建设,实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源网荷储协同发展。